• 關於我們
    • 發展歷史
    • 歷年主要工作成果暨組織任務
    • 歷年工作報告
    • 歷年財務報告
    • 會員概況
    • 聯絡我們
  • 最新消息
    • 公告
    • 活動
    • 電子報
  • 新聞時事
    • 新聞時事
  • 議題專區
  • 身心障礙者申訴管道
    • 身心障礙者申訴管道手冊
    • 申訴管道資源
  • 東亞障礙研究論壇
    • 2025東亞障礙研究論壇在日本
    • 2024東亞障礙研究論壇在台灣
    • 關於東亞障礙研究論壇
  • 障礙意識提升宣導
    • 零距離特展
    • 障礙意象系列影片
    • 影片幕後花絮
    • #我看見~推廣活動
  • 無障礙及社會參與
    • 無障礙環境、社會參與相關申訴管道
    • 無障礙法令
    • 社會參與
    • 營建署(國土管理署)歷年無障礙督導報告(公共建築物/人行環境)
    • 無障礙醫療環境
    • 無障礙交通
    • 無障礙人行環境
    • 無障礙公園
    • 無障礙活動(場所)設計
    • 無障礙/共融遊戲設施
    • 無障礙網頁/網路/APP
    • 身心障礙者選舉與投票
    • 身心障礙者金融服務/無障礙ATM
    • 輔具
    • 國際訊息
    • 無障礙/身心障礙相關CNS國家標準
    • 各部會立法院專題/案報告(無障礙相關)
  • CRPD身障人權
    • 國家報告及審查
    • 認識公約
    • CRPD教材
    • 國際人權保障
    • 障礙人權在台灣
    • 相關連結
  • 身心障礙鑑定
    • 最新消息
    • 障盟100、101年宣導資料
    • 政府單位入口網站
    • 如何解讀「身心障礙證明」之欄位
    • 相關法令
  • 研究報告、計畫成果
    • 就業相關
    • 公共參與
    • 健康醫療
    • 支持服務
    • 性平相關
    • 無障礙環境
  • 政府資訊公開
    • 行政院
    • 衛生福利部
    • 交通部
  • 議題文章
    • 支持服務
    • 保健醫療
    • 就業權益
    • 性別意識
    • 意識提升
    • 政治與公共生活參與權
  • 資源連結
    • 資源連結
  • 捐款與徵信
    • 重要公告
    • 捐款方式
    • 徵信
  • 出版品/下載專區
    • 出版品/下載專區
  • 訂閱電子報
  • facebook粉絲頁
  • 網站導覽
前往主要內容
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聯盟
:::

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聯盟

  • 訂閱電子報
  • 粉絲頁
  • 網站導覽
  • 關於我們
    • 發展歷史
    • 歷年主要工作成果暨組織任務
    • 歷年工作報告
    • 歷年財務報告
    • 會員概況
    • 聯絡我們
  • 最新消息
    • 公告
    • 活動
    • 電子報
  • 新聞時事
    • 新聞時事
  • 議題專區
    • 身心障礙者申訴管道
    • 東亞障礙研究論壇
    • 障礙意識提升宣導
    • 無障礙及社會參與
    • CRPD身障人權
    • 身心障礙鑑定
    • 研究報告、計畫成果
    • 政府資訊公開
    • 議題文章
  • 資源連結
    • 資源連結
  • 捐款與徵信
    • 重要公告
    • 捐款方式
    • 徵信
  • 出版品/下載專區
    • 出版品/下載專區

議題專區 :: 無障礙及社會參與

首頁 議題專區 無障礙及社會參與 無障礙醫療環境 誰的分級醫療?身障者去診所有障礙
無障礙及社會參與
    :::
  • 無障礙環境、社會參與相關申訴管道
  • 無障礙法令
    • 歷史沿革
    • 現行法令
  • 社會參與
  • 營建署(國土管理署)歷年無障礙督導報告(公共建築物/人行環境)
    • 公共建築物
    • 人行環境
  • 無障礙醫療環境
  • 無障礙交通
  • 無障礙人行環境
  • 無障礙公園
  • 無障礙活動(場所)設計
  • 無障礙/共融遊戲設施
  • 無障礙網頁/網路/APP
  • 身心障礙者選舉與投票
  • 身心障礙者金融服務/無障礙ATM
  • 輔具
  • 國際訊息
  • 無障礙/身心障礙相關CNS國家標準
  • 各部會立法院專題/案報告(無障礙相關)
:::
誰的分級醫療?身障者去診所有障礙
54%大門進不去‧24%診間轉不進‧74%無廁所或無扶手

台灣的醫療可近性非常高,政府也積極推動分級醫療,鼓勵民眾先去居家附近的診所就醫。然而對於身障者來說,大部分診所是近在眼前、卻進不去的窘境,導致分級醫療的措施成為另類「懲罰」身障者的政策,就醫比一般人還要付出更多代價,包含必須花更多時間和金錢,舟車勞頓到更遠的大醫院才能看病。
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聯盟自民國88年以來,便致力於爭取身心障礙者健康平等權,民國103年更因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國內法化,而更進一步全面行動。20年來的努力,以硬體來說,最為人熟悉的就是院所無障礙環境,強調不只是建築物空間能讓障礙者進得去,還要有能用的檢查與診療設備;軟體服務部分必須從醫療院所網頁開始到醫藥資訊標示、衛教、同意書,乃至診療過程等等,各項資訊均應符合各類無障礙的可近性設計。

記者會現場主持人說明診所調查結果
圖說:記者會現場,主持人身心障礙聯盟秘書長滕西華說明診所調查結果;前排來賓由左至右為脊髓社會福利基金會副執行長洪心平、身心障礙聯盟理事長呂鴻文、身心障礙聯盟常務監事劉金鐘、訪查員蘇翠英女士

身障者就醫難  過半診所連大門都進不去


過去最容易被拒於門外的就是肢體不便的障礙者,如果院所沒有提供斜坡道,只能望階梯興嘆;就算進得了大門,若院所內通道狹小、甚至診間迴轉空間過小,也只能在診間外與醫師形成「最遙遠的距離」,時至今日,這樣的情況充分改善了嗎?身心障礙聯盟與財團法人脊髓損傷社會福利基金會合作,由9位輪椅使用者擔任訪查員,以立意取樣的方式,探訪大台北地區的診所與醫院之無障礙環境與友善服務現況,共計調查50間診所與31間醫院,診所包含33間西醫、10間牙醫、7間中醫。

結果檢視診所的硬體設施,發現大門出入口的部分,僅有46%能夠讓身障者進入,診所內部50%室內走廊尚能使電動輪椅通行,但有24%室內走廊電動輪椅雖可通行,卻無法轉彎進入診間。候診與診療空間的部分,約有八成的服務台高度過高且無容膝空間,身障者難以靠近,這其實只要小成本、微幅改善便能達到百分之百提供容膝空間;至於無障礙診療設備,則無法更進一步得知。

友善服務缺乏  廁所無扶手、掛號管道不多元

身障者有相當高的比例是老年人,且隨著候診時間拉長,每個病患都可能有上廁所的需求,這次也一窺診所的廁所環境,約有18%不提供廁所給病患使用,若提供廁所多為一般廁所(76%),通往廁所的通道過窄、廁所前的門檻、推拉門、未設置扶手、內部空間無法供輪椅迴轉為常態,使得身障者或行動不便、衰弱老年人難以使用診所設置的廁所。

此外,診所較少提供友善服務,訪查中僅10%提供多元掛號管道(網路、傳真、line)、26%提供聽障者筆談或手語翻譯等溝通服務、僅1間提供點字藥袋。從這次診所的取樣調查可發現,診所對身心障礙病人,友善程度仍有待提升,可近性仍存在相當多的障礙。

洪心平副執行長接受記者聯訪
圖說:脊髓損傷社會福利基金會副執行長洪心平站在記者會主題背板誰的分級醫療?身障者去診所有障礙前,接受記者聯訪

醫院有法令規範  無障礙措施仍未全面落實


診所的無障礙程度不夠理想,可能與尚無強制法令規範有關,那麼已有法令規範且必須經由評鑑訪查的醫院,表現真的比較好嗎?

這次也調查了31家醫院,涵蓋醫學中心、區域醫院與地區醫院,雖然通路、出入口、昇降設備、廁所與停車空間等項,依法應設置無障礙的設施,但仍發現諸多未落實之處,包括竟有19.4%的醫院無設置無障礙停車位,且有一家醫院的無障礙廁所不合法規要求,而掛號、批價、領藥檯亦有16%未有容膝空間;更經常被忽略的更衣與檢查空間、提供可升降的檢查儀器或診療設備,更是有三成到近四成無法供障礙者使用。

而屬友善服務且提升資訊無障礙的多元掛號系統、電子佈告欄或語音播報系統、聽障溝通服務等,亦有10%至13%未能提供,值得一提的是,食藥署自民國101年便開始對院所免費提供《視障者提供點字或圖形藥袋貼紙》下載,絕大多數的院所(本次高達67.7%的醫院與98%的診所)仍然不知道或是沒有提供此項服務,或發展有聲或可供報讀軟體讀取的電子資訊提供給視障者,甚為可惜。

劉金鐘常務理事接受記者聯訪
圖說:身心障礙聯盟常務理事劉金鐘坐在台前接受記者聯訪訪

改善高低差不難  活動式斜坡板是最佳選擇

身心障礙聯盟常務理事劉金鐘表示,目前診所之無障礙環境現況,往往從出入口就不得其門而入,因為仍有不少診所經營者認為處理高低差要花很多錢,或是以出租的房東反對當理由,但實際情況可能完全與診所的想像不同。

這次調查也發現,有近半數診所為了便於輪椅使用者通行,部分完全無門檻,部分則設置固定或活動式斜坡。但較為可惜的是,不少診所自行在騎樓設置木製或鐵製斜坡板,可能反而因鋪面過滑、坡度過陡,不僅不適合輪椅使用者、使用拐杖者,甚至連穿平底鞋都容易打滑,造成使用危險,且在騎樓設置固定式斜坡,反而變成騎樓上的障礙物而導致違法。

因此他建議診所提供無障礙出入口,最好的選擇就是採購可攜式活動式斜坡板,不需要花大錢、也不需要大興土木,可以讓原本沒有意願的診所不那麼排斥,也讓願意提供服務美意的診所,避免做錯了,反而造成通行的不安全。

本身也是輪椅使用者的劉金鐘,對診所提供的廁所感觸很深,「法規上未強制要求提供無障礙廁所,但至少要友善吧,也就是身障者進去可以關門。」他強調友善廁所最基本設計就是門必須往外開,否則輪椅進去了、門卻無法關,就必須靠打傘遮蔽,讓人非常困窘。此外,附加扶手也是必須的,至少老年人或拐杖族可以避免跌倒。

滕西華秘書長接受記者專訪          

圖說:身心障礙聯盟秘書長滕西華接受記者專訪

無障礙非特定族群專用  讓所有病患增方便性與安全性

脊髓損傷社會福利基金會副執行長洪心平指出,做無障礙是溫暖的、不是冷冰冰的,不要把無障礙環境視為難以做到的事情,也不只是特定族群才使用得到,無障礙其實就是讓所有人可以靠近與使用,「診所若願意強化無障礙環境,長遠來看是有好處的,因為可以服務更多病人,也保障來診所患者的安全性。」她強調既然政府力推分級醫療,不希望大家往大醫院跑,基層診所就要讓身心障礙者真的可以使用,「不是我們不想去基層診所,是去不了!」

本身是視障者的身心障礙聯盟理事長呂鴻文表示,相較於身障者,視障或聽障雖然較沒有移動上的困難,但確實希望診所提供更多友善服務,比如點字藥袋主要是讓病患知道吃藥的方式與時間,目前診所和醫院納入這個系統的情形都不普遍,期許未來能朝這方向全面推動。

另外,多元掛號對不同障別也很重要,除了現場排隊,比如聽障者就無法用電話掛號,需要用網路或傳真等其他方式,障礙者也需望能夠透過多元預約掛號方式,以便能跟所有人一樣提前安排自己的就醫。

附件一診所調查結果.odt

附件二醫院調查結果.odt

【新聞媒體報導】
《公視》無坡道、廁所、扶手、升降設備 身障友就醫難

《聯合報》診所缺無障礙空間 雙北逾五成輪椅連大門都進不了

《聯合報》身障者就醫寸步難行 國健署年底試推友善診所

《東森新聞》身障者就醫難! 過半診所連大門都進不去

《八大電視》友善措施不足!身障者看病好困難

《自由時報》逾5成身障者看診出入困難 民團籲落實無障礙環境

《台灣醒報》身障弱勢行不得 無障礙空間缺規範

《華視》雙北逾半醫院門太小 身障者就醫難 

《中央社》診所門進不去又沒廁所 身障者成分級醫療犧牲者

《ETtoday新聞雲 》無障礙空間好缺!雙北逾5成「輪椅族」連診所門都進不了

《健康醫療網》連診所大門都進不去?身障者就醫困難
發布日期 : 2019.09.20
回列表 另開新視窗分享到Facebook
:::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聯盟(殘障聯盟) The league For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R.O.C(TAIWAN)
郵政劃撥( Bank Account at Post Office ): 14549344
身心障礙聯盟愛心碼: 5252
聯絡電話: (02)2511-0836
傳真號碼: (02)2511-0837
郵件信箱: league@npo.enable.org.tw
聯絡地址: 104台北市中山區南京西路9號6樓 6F., No.9, Nanjing W. Rd., Zhongshan Dist., Taipei City 104, Taiwan (R.O.C.)
身心障礙聯盟愛心碼
身心障礙聯盟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內容享有著作權,禁止侵害,違者必究
通過AA檢測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
Power by A-cart
Top